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脏切取、离体肾动脉瘤切除重建、机器人辅助自体肾移植技术治疗复杂性肾动脉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经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确诊右肾动脉瘤1例,病变位于肾动脉主干末端分叉处,深入肾门,五支二级分支动脉均自瘤体发出。完善各项术前评估,对患者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右肾切取、右肾动脉瘤离体切除重建、机器人辅助自体肾移植术。结果:手术顺利,术后第1天血肌酐99.1 μmol/L,连续监测血肌酐值正常,于术后第7天出院。术后3个月复查,移植肾动脉管腔正常,血流动力学稳定,肾功能良好。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脏切取、离体肾动脉瘤切除重建、机器人辅助自体肾移植技术治疗肾门部复杂动脉瘤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探索优化。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nephrectomy with ex-vivo renal artery aneurysm (RAA) res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and robot-assisted kidney autotransplantation to treat complex RAA.Methods: One patient with incidentally identified right RAA by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CTA) underwent 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nephrectomy with ex-vivo RAA res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and robot-assisted kidney autotransplantation. The hilar RAA involving 5 branches was located at the bifurcation of main renal artery.Results: The operation was done successfully. The serum creatine was 99.1 μmol/L at 1st day after operation and remained normal continuously. The patient was discharged on the postoperative day 7. At follow-up of 3 months, imaging demonstrated normal caliber of the reconstructed renal artery with good hemodynamics and renal function preserved.Conclusions: This minimally invasive operation may be considered significantly as a safe and effective surgical technique to treat complex hilar RAA. Larger experiences with longer follow-up are necessary for further optimization.
2019年5月我科与血管外科共同协作成功完成国内首例机器人肾脏切取、复杂肾动脉瘤离体切除重建、全机器人辅助自体肾移植术,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现报告如下。
患者, 男, 29岁。因“ 常规体检行超声检查发现右侧肾动脉瘤1个月” 于2019年5月17日入院。主诉无腹痛、腰痛、血尿、发热等症状, 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 血压121/75 mmHg(1 mmHg=0.133 kPa), 血肌酐83.9 μ mol/L, 尿素氮4.32 mmol/L。肾动脉造影及肾脏血管CT+三维重建提示:右肾动脉主干末端动脉瘤, 直径25 mm, 累及5支分支动脉(图1)。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右肾切取切口及穿刺套管分布(图2)均参照文献[1]进行。经腹侧打开Gerota筋膜及肾周脂肪, 充分游离右肾及肾动、静脉, 可见右肾动脉近肾门处的膨大动脉瘤, 大部分位于肾门内。沿输尿管向下游离足够长度后将其离断, 依次将肾动脉及静脉近根部离断。将右肾取出体外并迅速置于冰水中, 使用4℃肾脏灌注液进行灌注。
右肾离体后于工作台进行动脉瘤切除重建, 可见其位于肾动脉末端, 由瘤壁发出5支分支动脉(腹侧3支, 背侧2支), 与术前造影及CT三维重建结果一致。为最大限度保留肾脏血供, 遂决定行肾动脉瘤切除重建术。充分游离瘤体并结扎由薄弱瘤壁处发出的2支细小分支, 并于此处打开动脉瘤, 保留位于瘤体两侧近基底部的3支分支动脉, 裁剪多余瘤壁后连续缝合关闭缺口(图3)。修剪离体肾脏的血管及输尿管后置入填塞冰屑及纱布的塑料袋内, 在相应部位剪口显露肾动静脉, 放入冰桶备用。
患者取截石位, 头低脚高。保持镜头孔不变, 取平脐左侧外8、16 cm及右侧外8 cm处作切口分别作为机器人手术系统第1~3操作孔, 置入相应器械, 取平脐右侧外16 cm处作切口为辅助孔。充分游离右侧髂外动脉及静脉, 将移植肾置于右侧盆腔适当位置。使用哈巴狗钳阻断髂外静脉, 用GoreTeXCV-6缝线连续缝合, 吻合肾静脉与髂外静脉, 关闭吻合口前以肝素生理盐水冲洗血管腔。夹闭肾静脉, 依次松开髂外静脉近端及远端阻断钳, 试验吻合口是否渗漏。采用同样的方法吻合肾动脉与髂外动脉, 试验吻合口无渗漏后, 依次松开肾静脉及肾动脉阻断钳, 5 min后见尿液经移植肾的输尿管断端流出, 说明移植肾已具备滤过功能。将肾脏翻转后放入右侧髂窝, 从右侧髂内外动脉分叉处找出自体输尿管, 适当游离后将其离断, 近端结扎, 留置双J管后将自体输尿管远端与移植输尿管行端端吻合。参照文献[2]将自体肾做腹膜外化处理(图4)。术中出血共约50 mL。
手术成功, 热缺血时间1 min 55 s, 冷缺血时间2 h 10 min, 复温时间53 min 15 s。总缺血时间3 h 6 min。术后第1、3、5天血肌酐分别为99.1、76.7、88.2 μ mol/L, 血压正常, 无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7 d出院血肌酐降至78.7 μ mol/L。术后1个月拔除双J管, 血肌酐88.6 μ mol/L。超声检查提示:移植肾动脉血流动力学正常, 管腔充盈良好。按随访计划于术后第3、6个月行超声及影像学检查, 显示移植肾血供正常, 肾功能良好, 肾动脉形态正常, 血流动力学稳定(图5)。
肾动脉瘤发病较少, 具体发病率不详。但根据尸检结果, 其发病率为0.03%~0.09%[3]。绝大部分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4, 5], 少数可出现血尿、腹部疼痛、高血压等症状[6, 7], 患者往往因其他疾病体检时偶然发现肾动脉瘤[8]。随着B超、CT等影像学技术的广泛应用, 临床检出肾动脉瘤的机率逐渐增大。通过对血管造影及CT等影像学研究发现, 在接受检查的所有患者中, 肾动脉瘤的发生率为0.3%~2.5%[9]。目前肾动脉瘤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动脉瘤破裂, 治疗肾动脉瘤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3, 8, 10, 11, 12]。对于无任何临床症状、体积较小的肾动脉瘤(< 2 cm)无需进行治疗。公认的治疗指征包括瘤体直径≥ 2 cm或已证实瘤体增大; 育龄期备孕妇女; 有临床症状或孤立肾患者[13, 14]。干预治疗的绝对适应证:患者瘤体直径> 3 cm, 瘤壁无钙化或部分钙化; 患者伴难治性高血压, 其动脉瘤破裂风险明显高于一般患者[6]。
肾动脉瘤治疗主要包括腔内介入治疗及手术修复。随着介入技术与材料的不断发展, 腔内介入治疗的微创及安全优势逐渐明显。在需干预的肾动脉瘤患者中, 85%采用腔内介入方法进行治疗[6, 15]。尽管此方法优势明显, 但仍有延迟再灌注及瘤体增大等风险, 约4.4%首次接受腔内介入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24个月内需二次干预[15]。而且腔内介入治疗也并不适用于所有病例, 部分复杂病例如瘤体位于肾动脉分叉处或存在多支分支、瘤体钙化等情况, 因其解剖学特点较为特殊, 存在较高的次级动脉血流受阻而导致肾梗死的风险, 应首选手术修复进行治疗[16], 多中心研究亦证实手术修复长期疗效更佳[6]。
手术修复方法主要包括原位动脉瘤成形术、动脉瘤切除端端吻合、血管移植(大隐静脉)、自体或人造血管旁路、离体肾动脉瘤切除重建并自体肾移植术(工作台手术)以及肾切除术[9]。虽然传统开放手术仍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但近年来腹腔镜及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动脉瘤原位切除重建的手术方法亦可见报道, 主要适用于解剖学特征Rundback Ⅰ 型(肾动脉主干或分支的囊性动脉瘤)及Ⅱ 型(纺锤型)病例, 术后短期随访仅1例出现肾功能不全, 手术风险可控[17, 18]。而对于RunbackⅢ 型(叶内型)等复杂肾动脉瘤, 目前仅推荐体外切除联合自体肾移植方式治疗[4, 18, 19]。本例患者为年轻男性, 动脉瘤体直径2.5 cm× 2.0 cm, 位于肾动脉远端, 大部分瘤体深入肾门并累及5支分支, 瘤体暴露极为困难, 且需要精细的血管重建操作。因此原位手术难度大, 肾脏热缺血时间难以控制, 极易导致术后肾功能不全, 而工作台手术的低温环境可争取充分的手术时间, 保证了肾动脉瘤的精准切除及重建[20, 21]。
目前自体肾移植手术多采用腹腔镜肾脏切取联合开放肾移植术, 手术创伤大, 术后移植肾功能障碍(10.7%)及出血(9.7%)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1, 22, 23], 为减少手术创伤及相关并发症, 有必要探索新的手术方式。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Da Vinci robot-assisted surgical platform, Intuitive Surgical Inc., Sunnyvale, CA, USA)因具备更加清晰的手术视野和精细的操作能力等特点, 在完成复杂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面具备更大优势, 已成为泌尿外科手术的主流发展方向。在具备大量泌尿外科常规机器人手术经验的基础上, 我中心先后开展了机器人活体供肾切取、机器人自体肾移植治疗复杂肾肿瘤、机器人亲属活体肾移植术[1, 24, 25], 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合本病例特点, 为最大限度发挥机器人手术系统优势, 我们设计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脏切取、离体肾动脉瘤切除重建、机器人辅助自体肾移植术这一术式。该手术方案仅使用一个腹部绕脐切口, 采用一次性多通道腹腔镜手术入路系统(Senscure)作为肾脏取出和自体肾置入通道, 更为合理地避免了多切口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 最大程度减少了手术创伤[26], 更加符合现代外科向微创化, 精准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脏切取、离体肾动脉瘤切除重建、机器人辅助自体肾移植可用于治疗腔内介入手段无法完成、原位重建风险较大的复杂肾动脉瘤。该手术方式在安全切除肾动脉瘤并有效保护肾功能同时, 又能达到减少创伤, 加速患者康复的目的, 值得进一步探索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