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中尿控和性功能保留的关键手术技巧
艾青1, 李宏召1, 马鑫1, 吕香君1, 张旭1
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 100853 北京
张旭,xzhang@foxmail.com
摘要

前列腺癌根治术因其手术操作空间狭小、周围重要器官多、手术需达成的既定目标高,而成为泌尿外科难度较大的手术之一。本文作者通过前期大量手术经验积累,从尿控功能保留和性功能保留两方面深入探讨相关的关键手术技巧,力争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效果。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前列腺癌; 尿控; 性功能
中图分类号:R737 文献标志码:A
Key Techniques for Continence and Potency Preservation in Robotic-Assisted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Ai Qing1, Li Hongzhao1, Ma Xin1, Lyu Xiangjun1, Zhang Xu1
1Department of Urology,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853,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 Xu, xzhang@foxmail.com
Abstract

Radical prostatectomy is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urological surgeries due to the limited pelvic space, multiple adjacent vital organs, and supreme objective of this operation. Based on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of early laparoscopic and robotic surgeries, the author made further exploration on the key techniques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continence and potency in robot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difficulty and increa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urgery.

Keyword: robotic-assisted surgery; prostate cancer; continence; potency

如何最大限度减少术后尿失禁和保护患者性功能一直是前列腺癌根治术的难点。我们通过前期大量手术经验积累[1~3], 将若干关键手术技巧总结如下。

1 尿控功能保留的关键手术技巧
1.1 完整保留盆底结构

在弓状韧带(AL)外侧锐性切开盆底筋膜(PF)(图1A)。钝性分离提肛肌(LM)和前列腺(P)组织, 尽量避免使用能量锐性损伤提肛肌(图1B)。部分离断耻骨前列腺韧带(PL)(图1C), 随后依然采用钝性分离的方法充分显露尿道组织(U)(图1D)。图1D中由尿道、提肛肌和前列腺形成的“ 凹陷点” 即为缝扎DVC的进针点(图1D黑色箭头所示)。

图1 完整保留盆底结构(PL:耻骨前列腺韧带; AL:弓状韧带; PF:盆底筋膜; LM:提肛肌; P:前列腺; U:尿道; 黑色箭头:缝扎DVC进针点。)

1.2 膀胱颈尿道的“ 管状” 分离及保留

通过牵拉尿管或者通过机械臂挤压产生的组织形变来判断前列腺与膀胱的分界(图2A)。用单极剪刀从左至右均匀切开前列腺与膀胱分界处(图2B)。在分离前列腺过程中需采用钝性、锐性分离相结合的方法, 避免切破膀胱或者误切入前列腺内。在尿道的左侧和右侧壁沿着前列腺和膀胱的间隙继续深入分离(图2C), 直至整个膀胱颈尿道的底部完全贯通, 做到彻底“ 管状” 保留尿道组织(图2D)。最后完整离断膀胱颈尿道。

图2 膀胱颈尿道的保留(P:前列腺; B:膀胱; U:尿道。)

1.3 前列腺尖部尿道的“ 管状” 分离及保留

均匀切开前列腺尖部组织至尿道括约肌(图3A)。为了避免直肠损伤, 应该顺时针及逆时针旋转前列腺, 充分显露并游离尖部尿道两侧及后方组织(图3B、C), 做到彻底“ 管状” 保留尖部尿道组织。最后离断尖部尿道(图3D)。

图3 前列腺尖部尿道保留(U:尿道; P:前列腺; C:导尿管。)

1.4 膀胱尿道吻合

我们习惯采用单针法(3-0单荞线、5/8弧、25 cm)连续吻合膀胱和尿道。第一针从膀胱颈3点钟方向缝合膀胱颈和尿道(图4A), 然后在尿管引导下沿膀胱颈逆时针方向完成膀胱颈和尿道后壁的吻合至9点钟方向(图4B)。收紧后壁缝线并于膀胱颈7点钟方向锁边缝合一针防止缝线的滑脱(图4C)。然后完成膀胱颈和尿道前壁的吻合, 并于膀胱颈3点钟方向同第一针线尾打结完成膀胱尿道的重建(图4D)。

图4 膀胱-尿道吻合(U:尿道; B:膀胱。)

2 性功能保留的关键手术技巧

对于低、中危的前列腺癌患者, 我们可以行“ 筋膜内” 或“ 筋膜间” 技术保留患者性神经。具体手术技巧如下:在充分游离前列腺侧蒂组织后, 在靠近精囊(SV)处使用阻断夹完整离断神经血管束中的血管组织(图5A)减少术中出血。随后使用剪刀逐层分离盆底筋膜和前列腺筋膜直至前列腺包膜(PC)表面(图5B), 注意避免使用能量误伤性神经。然后使用钝性分离的方法从前列腺底部至尖部完整分离前列腺包膜和前列腺筋膜之间的潜在间隙, 即为“ 筋膜内” 技术(图5C)。图5C中白色箭头所示的即为完整保留的性神经组织。

另外根据我们大样本量手术经验, 术后吻合口瘢痕形成也会不同程度影响患者性功能恢复。因此我们采用改良的负压引流管放置方法, 即将引流管置于膀胱-尿道吻合口下方(图5D), 最大限度减少术后瘢痕形成。

图5 性功能保留的手术技巧(SV:精囊; PC:前列腺包膜; 白色箭头:完整保留的性神经。)

3 讨论

前列腺癌根治术因其手术操作空间狭小、周围重要器官多、手术需达成的既定目标较高, 因而成为泌尿外科难度较大的手术之一。张旭医生及其团队通过前期超过1 000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接近500例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的经验积累[4], 结合机器人手术系统灵巧和准确的操作优势, 总结出一套规范、行之有效且便于推广的手术方法和技巧, 显著降低了手术难度、提高了手术效果。

尿失禁是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5]。如何最大限度保留患者尿控功能是本团队一直探索的目标。通过总结大量手术经验, 我们认为合理保留尿控相关的肌肉和韧带对于保护患者尿控功能至关重要。因此术中我们多采用钝性分离的方法游离提肛肌, 只部分而并未全部离断耻骨前列腺韧带, 尽量保留足够长度的膀胱颈尿道和前列腺尖部尿道, 最后通过膀胱-尿道吻合甚至是尿道-尿道吻合恢复尿路连续性。

前列腺表面覆盖的筋膜组织较多, 由内向外分为前列腺固有包膜、前列腺筋膜以及盆底筋膜。其中神经血管束位于第二层前列腺筋膜和第三层盆底筋膜之间。血管束位置较高且垂直于前列腺分布; 性神经位置较低且平行于前列腺分布。基于以上解剖结构, 在行保留性神经的手术中, 必须靠近精囊或者前列腺阻断血管束可以避免损伤性神经。同时尽量不用能量灼烧性神经走行部位, 做到最大限度保护患者性功能。

对于低危或者中危的前列腺癌患者, 我们可以在穿刺或影像学报告非肿瘤侧行保留性神经的“ 筋膜内” 或“ 筋膜间” 技术, 而在肿瘤侧行“ 筋膜外” 技术避免术后切缘阳性。对于高危或者高龄无性功能要求的前列腺癌患者, 我们多行双侧“ 筋膜外” 技术尽量保证完整切除肿瘤组织。

机器人手术系统因其灵活、精确、操作无死角的优势, 已经成为欧美国家前列腺癌根治术的首选手术方式[6]。因为条件所限, 国内大多数医院暂时还采用普通腹腔镜手术治疗前列腺癌。本团队一直致力于探索、优化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技巧。我们认为, 上述关键手术技巧不仅适用于机器人手术, 同样也可以为普通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所采纳和借鉴。同时随着国内机器人手术的不断普及, 前列腺癌的精准化外科治疗将会是所有泌尿外科医生追逐的终极目标。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张旭, 王少刚, 叶章群, .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经验(附10例报告).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4, 19(9): 516-518. [本文引用:1]
[2] 张旭, 王超.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 临床外科杂志, 2008, 16(2): 98-100. [本文引用:1]
[3] 张旭, 居正华, 王超, . 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膀胱尿道单针连续吻合法.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9, 30(7): 476-479. [本文引用:1]
[4] 张旭, 高江平, 符伟军,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附500例报告).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14, 3(1): 4-7. [本文引用:1]
[5] Ficarra V, Cavalleri S, Novara G, et al. Evidence from 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a systematic review. Eur Urol, 2007, 51(1): 45-55. [本文引用:1]
[6] Patel VR, Palmer KJ, Coughlin G, et al. 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perioperative outcomes of 1500 cases. J Endourol, 2008, 22(10): 2299-2305. [本文引用:1]